几何设计与计算专委会在CSIAM第十七届年会中组织 “工业几何设计在军民融合创新中的应用”分论坛

2019年9月19-22日,几何设计与计算专委会积极组织专委会委员参与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CSIAM)第十七届年会,年会在广东省佛山市隆重召开并取得圆满成功。在本次大会上,专委会委员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山大学孙伟教授组织了“工业几何设计在军民融合创新中的应用”分论坛,邀请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利刚教授,中山大学孙伟教授,中南大学韩旭理教授,澳门科技大学蔡占川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毛爱华副教授,工业与信息部第五研究所杨春晖研究员分享了面向军民融合应用的几何设计与计算的最新研究工作和研究进展。

本次活动分为两个阶段:9月21日上午孙伟教授组织与会专家学者到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共建的军民融合创新基地华南高能激光研究院参观交流。研究院李昊锦博士介绍了研究院从高能激光技术的理论创新到核心芯片、器件、应用创新,从科研成果到产业化应用等各方面的军民融合创新成果。与会专家对如何做好“产”“学”“研”“用”做了充分交流。

分论坛于9月21日下午正式开始,孙伟教授首先介绍了专委会在年会中组织本次分论坛的背景和出发点。随后中国科技大学刘利刚教授报告了“曲面参数化和纹理地图生成”,讨论了参数化从军用地图的生成到民间艺术创作的广泛应用场景。

接下来,来自中南大学数学学院的韩旭理教授也带来了精彩的报告。韩教授介绍了双调和偏微分方程约束的双三次B样条的研究前景,并向大家介绍了通过隐式函数表达模型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与计算机辅助制造(CAM)中的应用与优点,以及在等几何分析(IGA)问题中的发展前景。

来自澳门科技大学资讯科技学院助理院长蔡占川教授,利用嫦娥系列探月卫星获取的探月科学数据,在报告中介绍了中国探月工程中的图形图像问题。包括利用嫦娥一号卫星激光测高数据来生成高精度的月球数字高程模型;采用嫦娥二号卫星四个频段月表微波辐射亮温数据构建全月亮温模型;使用嫦娥三号卫星CCD立体相机获取的影像数据拼接得到月面巡视区的大视场全景图像;结合嫦娥一、二、三和四号卫星获得的众多数据,研究月球地形分析中的相关图形图像问题。蔡教授对几何设计与计算中的相关数学技术在嫦娥系列探月卫星获取的探月科学数据的应用进行了有意义的创新探索。

紧接着,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助理、系主任毛爱华副教授介绍了面向家具行业产品设计的三维人体重建以及三维人体在虚拟试坐中的姿势形变研究。通过一个Kinect就可以快速简易地扫描和重建三维人体,然后按照人体语义把人体网格模型分割成若干个部分,提取出三维人体模型的各种人体特征点,并且提取人体各项数据。根据人体数据和产品数据对人体模型进行形变来适配产品,实现了三维人体在座椅上的虚拟试坐,以演示产品效果,评估座椅性能。该技术将有力辅助个性化定制产品的设计,使定制产品的设计更加灵活,为人们打造家具行业更具个性化的产品。

最后,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孙伟教授介绍了自己和团队其它成员在信息伪装处理与隐秘通信领域的相关科研成果。从位值制到复数系、从信息处理的常用方法到信息的几何表达、从面向具体问题的研究思路到形成应用产品的工程攻关……孙教授通过对复数系理论在信息伪装中的应用研究为大家分享了十年如一日的军民融合创新的研究历程和以问题为导向作研究闭环的创新思路,为计算几何在信息处理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工业几何设计在军民融合创新中的应用”分论坛圆满完成,研究人员的报告丰富精彩,既有前沿研究,也有相关应用的介绍,使与会者对几何设计与计算有了全新的认识,扩大了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及其几何设计与计算专委会的影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Locations of visitors to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