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几何设计与计算贡献奖获得者王国瑾教授简介
王国瑾教授,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应用数学学科博士生导师,1944 年生于上海,浙江绍 兴人。1967 年在浙江大学应用数学专业毕业,1970 至 1978 年在机械工业部属无锡工厂工作, 1981 年在浙江大学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与图形学专业获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91 年起在美国 Brigham Young 大学访问研究 2 年,2002 年起 3 次赴香港科技大学访问研究。 曾任教育部第 3 届高校工科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理学院学术委员会委 员,浙江大学 CAD&CG 国家重点实验室专家委员会委员, 《AMJCU》 、《 JICS》、《计算机辅 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等期刊编委,第 3 届全国几何设计与计算会议程序委员会主席。主持 完成 9 项并主持进行 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以第 2 参与人完成 2 项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重点项目。出版专著 2 部(均第 1 作者,共 152.8 万字;2001,2015),发表论文 237 篇 (含合作),其中在 SIGGRAPH 发表 2 篇,在 CAGD 发表 13 篇,在 CAD 发表 11 篇,在 GMIP, C&G,CGF,CI,JCAM,JAT,COMPUT,JACM,AML,CMA,MCM 等国际刊物发表 66 篇,在中国科学等国内刊物发表 132 篇,另在国际会议发表 12 篇;有 84 篇被 SCI 摘录, 另有 103 篇被 EI 摘录。在科研的同时致力于人才培养,为浙江大学 3 个系科的研究生讲授 学位课程《计算几何》长达 28 年,至今已指导 26 名博士生与 27 名硕士生毕业。
荣誉奖励有:教育部科技进步 2 等奖(第 1 完成人), 交通部科技进步 2 等奖(合作),陆 增镛 CAD&CG 高科技奖 1 等奖,浙江省教委科技进步 2 等奖(2 次),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 2 等奖(2 次),巨人优秀教师奖,东方通信 1 等奖,中兴通讯科研奖,微软思源工程奖,浙江 大学教育奖(3 次)。
代表性成果是: 解决了第一届国际 CAGD 会议上的公开问题——圆弧样条κ逼近及圆柱螺线样条κ/τ逼近的收敛性证明与算法(1981);把英国 CONSURF 飞机设计系统的 Ball 曲线推广到任意次数,被国际上称为 Wang-Ball 曲线(1987);改进了美国图形学专家 Riesenfeld 关于曲线离散求交的终判法则(1991);证明了 NURBS 曲线由包络生成的存在性和 唯一性,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其直观几何定义(1992);给出了(含合作):计算机关键帧动画的 几何内在量解法(SIGGRAPH’1993)、有理曲线及其高阶导矢的 Hybrid 多项式逼近的收敛性 (1997, 2011)、过空间给定曲线的等参曲面束方程(2004)、帶公共测地线或公共渐近线的可展 曲面设计(2007, 2009, 2012)、有理三次圆锥曲线的逆映射(2005)与有理四次圆锥曲线的充要 条件(2007),以及网格曲面上离散测地线的高速算法(SIGGRAPH’2010)。近十多年来, 他又 在计算机图形的表示、计算、优化和曲线曲面的等距逼近、降阶逼近、线性逼近、区间逼近、 细分逼近、渐进迭代逼近以及数字几何处理等方面给出一系列重要结果。百度学术网站的检 索表明,其专著已被国内外同行引用 320 多次,其论文已被国内外同行引用 2970 多次,共 有 12 篇论文分别被引用 55 次以上,其 H 指数为 29(含自引的统计)或 26(不含自引的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