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几何设计与计算贡献奖获得者汪嘉业教授简介
汪嘉业,1937年生,1955-1959年就读于山东大学数学系,1959年起在山东大学数学系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并于1982-1990年任山东大学计算机系第一任系主任。1979-1981年,汪嘉业先生在英国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作学术访问,1991-1997年在新加坡GINTIC institute of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任高级研究员。现担任中国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报编委,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辅助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新加坡Multi Science System Pte. Ltd. 顾问。
从1979年开始,汪嘉业教授一直从事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计算机图形学、计算几何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与系统开发工作,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应用方面,1985年,他领导研制的“GGP图形软件包”,为推动我国图形软件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1987年领导研制的“人机图形对话地下水渗流计算软件包”,为几何造型和计算机图形学在地下水计算方面的应用做出了创新。理论方面,1981年在CAD学报上发表的“Shape Classification of the Parametric Cubic Curve and Parametric B-spline Cubic Curves”文章,被认为是中国数学家对于CAGD的重要贡献之一;汪嘉业教授在几何设计、图形学和计算几何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特别在二次曲面的几何计算方面,做出了创新性的贡献。汪嘉业教授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杂志和学术会议上发表相关文章近70篇,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四次。出版《计算机语言及算法》和《计算机图形学》专著两部。
汪嘉业教授注重人才培养工作,从教五十五年来,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学生,其中王文平为香港大学教授,IEEE TVCG和CAGD杂志的编委,还有众多弟子如张彩明教授、孟祥旭教授、李学庆教授、屠长河教授等活跃在几何造型、图形学和人机交互领域。
1982、1984、1986年,汪嘉业教授带领山东大学,连续三次组织和承办了“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全国学术会议”,作为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几何设计与计算专委会的前身——计算几何协作组的发起者之一,汪嘉业和其他老前辈一起,为推动我国“几何设计与计算”的普及和发展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鉴于汪嘉业先生的杰出贡献和成就,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几何设计与计算专委会授予汪嘉业先生第二届“中国几何设计与计算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