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几何设计与计算贡献奖获得者华宣积教授简介
华宣积,1939年生,浙江宁海人,复旦大学教授。1961年1月起师从苏步青院士。1961年7月,复旦大学数学系毕业后留校工作直到退休(其中1976年7月至1978年7月支教西藏大学)。中国数学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会员。
华宣积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应用数学。从1964年起,长期结合机械工程进行各种几何问题的理论和实际课题的研究,完成了螺杆泵设计与制造(上海汽轮机厂)、钢球展开轮设计(上海钢球厂)、船体数学放样(江南造船厂)和十三陵水库叉管曲面设计(北京水利部勘测设计院)等十二项实际课题。1967年提出了旋风切削螺杆泵转子的数学理论;根据他整理的螺杆泵CAM方法编制的软件系统,至今仍在有关工厂使用。共发表学术论文45篇,著有专著《曲线和曲面》及《实用微分几何引论》(合作)。1977年《船体数学放样》(合作)项目获上海市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奖,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5年《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合作)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在计算几何理论研究方面,着重研究了曲线、曲面的奇性、机器人操作手运动的奇性和共轭曲面问题。在三次Bezier曲线、张量积Bezier曲面和三角域Bezier曲面的奇性和凸性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提出了一类混合型共轭曲面问题,并给出了特殊情形的一个解法。
华宣积教授长期担任教学工作。著有本科生教材《空间解析几何》、《文科高等数学》(合作)和研究生教材《应用几何教程》(合作),其中《应用几何教程》(合作)获第三届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国家教委一等奖和上海市优秀教材一等奖。合作完成的《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数学人才》项目获1997年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指导和合作指导的研究生共有30名获硕士学位、7名获博士学位。其中汪国平现为北京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编委。
华宣积教授作为复旦大学计算几何研究组的主要成员,曾应邀为江南造船厂和上海航天局的技术人员讲授计算几何的系统理论和实际应用,并积极参加计算几何协作组的各项活动,为计算几何协作组的会议和举办讲习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86年,华宣积教授被教育部和教育工会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和人民教师奖章。
鉴于华宣积教授的杰出贡献和成就,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几何设计与计算专委会授予华宣积教授第三届“中国几何设计与计算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