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贡献奖
第九届“几何设计与计算杰出贡献奖” (2018)
在广西桂林市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几何设计与计算学术会议(2018年8月23日-26日)上,颁发了第九届“几何设计与计算杰出贡献奖”。此奖项授予对我国几何设计与计算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特别是在早年对发起推动我国本领域研究有重要贡献的人士。经专委会主任会议(主任、副主任、秘书长)讨论,提名周蕴时教授为本次的获奖人。
专委会委员现有144名,共有111名委员反馈了投票,赞同票109票,同意周蕴时教授为本次的获奖人。
第八届“几何设计与计算杰出贡献奖” (2017)
在山东省烟台市召开的第十届全国几何设计与计算学术会议(2017年8月12日-14日)上,颁发了第八届“几何设计与计算杰出贡献奖”。此奖项授予对我国几何设计与计算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特别是在早年对发起推动我国本领域研究有重要贡献的人士。经专委会主任会议(主任、副主任、秘书长)讨论,提名梁学章教授为本次的获奖人。
专委会委员现有141名,共有95名委员反馈了投票,赞同票94票,同意梁学章教授为本次的获奖人。
第七届“几何设计与计算杰出贡献奖” (2016)
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的第九届全国几何设计与计算学术会议(2016年7月16日-18日)上,颁发了第七届“几何设计与计算杰出贡献奖”。此奖项授予对我国几何设计与计算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特别是在早年对发起推动我国本领域研究有重要贡献的人士。经专委会主任会议(主任、副主任、秘书长)讨论,提名王国瑾教授为本次的获奖人。
专委会委员现有128名,共有94名委员反馈了投票,赞同票94票,同意王国瑾教授为本次的获奖人。
第六届“几何设计与计算杰出贡献奖” (2015)
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的第八届全国几何设计与计算学术会议(2015年8月22日-24日)上,颁发了第六届“几何设计与计算杰出贡献奖”。此奖项将授予对我国几何设计与计算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特别是在早年对发起推动我国本领域研究有重要贡献的人士。经专委会主任会议(主任、副主任、秘书长)讨论,提名汪国昭教授为本次的获奖人。
经过89位委员的投票,同意汪国昭教授为本次的获奖人。
第五届“几何设计与计算杰出贡献奖” (2014)
在江西省吉安市召开的第七届全国几何设计与计算学术会议(2014年8月22日-24日)上,颁发了第五届“几何设计与计算杰出贡献奖”。此奖项将授予对我国几何设计与计算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特别是在早年对发起推动我国本领域研究有重要贡献的人士。经专委会主任会议(主任、副主任、秘书长)讨论,提名王仁宏教授、孙家昶研究员、刘鼎元教授为本次的获奖人。
经过68位委员的投票,同意王仁宏教授、孙家昶研究员、刘鼎元教授为本次的获奖人。
第四届“几何设计与计算杰出贡献奖”(2013)
在辽宁省大连市召开的第六届全国几何设计与计算学术会议(2013年7月18日-22日)上,颁发了第四届“几何设计与计算杰出贡献奖”。此奖项将授予对我国几何设计与计算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特别是在早年对发起推动我国本领域研究有重要贡献的人士。经专委会主任会议(主任、副主任、秘书长)讨论,提名齐东旭教授和冯玉瑜教授为本次的获奖人。
经过65位委员的投票,同意齐东旭教授和冯玉瑜教授为本次的获奖人。
第三届“几何设计与计算杰出贡献奖”(2011)
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的第五届全国几何设计与计算学术会议(2011年11月11-13日)上,将颁发第三届“几何设计与计算杰出贡献奖”。此奖项将授予对我国几何设计与计算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特别是在早年对发起推动我国本领域研究有重要贡献的人士。经专委会全体会议投票表决,本次获奖人为浙江大学的金通洸教授和复旦大学的华宣积教授。
第二届“几何设计与计算杰出贡献奖”(2009)
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的第四届全国几何设计与计算学术会议(2009年8月24-28日)上,将颁发第二届“几何设计与计算杰出贡献奖”。此奖项将授予对我国几何设计与计算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特别是在早年对发起推动我国本领域研究有重要贡献的人士。经专委会主任会议(主任、副主任、秘书长)讨论,提名浙江大学梁友栋教授和山东大学汪嘉业教授为本次的获奖人。
经过38位委员的投票,一致同意浙江大学梁友栋教授和山东大学汪嘉业教授为本次的获奖人。
梁友栋教授,曾任浙江大学教授、系主任,提出著名的Liang-Barsky裁减算法,并在真实感图形绘制、Bezier曲面方面几何连续作出重要的贡献。
汪嘉业教授。曾任山东大学教授、计算机系第一任系主任,国内最早开展计算几何、曲线曲面造型方面研究的学者之一,特别是二次曲面的几何计算方面,作出重要的贡献。
梁友栋教授和汪嘉业教授还曾任本专委的前身,教育部“全国计算几何协作组”的组长和副组长。
第一届“几何设计与计算杰出贡献奖”(2007)
2005年在第三次全国几何设计与计算学术会议上,经过专委会广泛讨论和一致同意,第一届“几何设计与计算杰出贡献奖”被授予常庚哲教授。
常庚哲简历:
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数学会奥林匹克委员会委员国家级教练员。从1973年起,常庚哲教授在我国航空工业和航空院校中,推广、应用和实践COONS曲面和BEZIER曲面的数学方法,并写成了《飞机外形计算的数学基础》一书(与许友信合著,国防工业出版社,1978年),1979年把 Neuberg-Pedoe 不等式首先介绍到我国。1984年被《Computer-Aided Geometric Design》杂志聘为该刊编委,到1999年卸任,一直是该刊编委中唯一的中国学者。1988年任第29届IMO中国队领队。在计算几何领域中,与张景中与等合作,对二维及高维上的Bernstein多项式征明凸性逆定理成立,解决了一个多年难题。
常庚哲教授重视基础课教学,从1958年到中科大任教起,他曾经每个学期为数学系或少年班学生讲授数学分析。他与史济怀教授合著的《数学分析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不但在中国大陆畅销,中国台湾也以繁体字加以出版。